4月21日,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于五山校区综合楼605-B开展本学期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由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彭斌主任主持,教研室专兼任教师参会。备课会围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专题开展深度研讨,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课堂体验。

在会上,李雨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课思路与教学实践。她以热门电影《哪吒2》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我国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思考,顺势引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题。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依据教材框架,将内容分为“为何建设”“建设成就”“实践落实”三个部分。在阐述“为何建设”时,她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状况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深入剖析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建设成就”部分,通过对比中西影视作品发展态势、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等实例,展现我国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此外,李老师还创新地将文化建设的五个方面比作一艘文化巨轮的不同组成部分,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在互动交流环节,针对李老师的分享,其他老师积极建言献策。彭斌主任建议,在教学中可增加学校层面的文化活动案例,如学前、艺术类专业的演出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共鸣;并且要融入更多理论知识,如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两个结合”、意识形态安全等,提升课程的理论高度,还可在课堂结尾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身在文化传播中的责任。刘建涛教授认为,李老师的教学脉络清晰,比喻新颖,但在案例论证和理论深度上还有提升空间,例如在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时,可进一步深入挖掘。同时,各位老师对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难点把握,教师们也展开了热烈讨论。管小青教授就文化强国建设的重难点把握问题发表了看法。她建议,在重难点的确定方面要结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和所教专业学情精准定位。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专题教学指明了改进方向。相信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课堂将更加精彩,学生能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与意义,激发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文:李雨 彭斌)